hth娱乐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hth娱乐平台

道真:亿棒香菇出“关”记

上架时间: 2024-02-02 13:25:59 |   作者: hth娱乐平台
产品详情

  清晨6点,天刚刚亮,菇农朱鹏带着村民,走进家门口的香菇大棚,开始新一天的采摘。满棚“冒”出的香菇,朵朵如伞,鲜灵灵的,尚沾着露珠。

  “一天采两次,早晚一次,有时晚上两三点钟,也要忙着采。”朱鹏说,香菇的采摘很择时间,该采的时候必须采,不然骨朵开繁了品相就不好啦。

  两个多小时后,朱鹏开着小轿车,装上一筐筐鲜菇,第一时间拉到几分钟车程远的冷库收购点,交给同辉公司称秤、算账、付钱,扣除每棒1元的菌棒成本,其它的就是自己赚得的。四年来,以前外出从事木工活的他,改行当上菇农,除了方便照顾家人,根本原因是干这个行业能赚到钱。

  “价格一直稳定,一级菇4元、二级菇3元、三级菇1.5元。今年气候好,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一级菇。”朱鹏家今年共种植香菇6个大棚6万余棒,总共销售香菇9万多斤,出售的收益近35万元。

  “到今天为止,第五茬全部采完,今年这一季就算结束了,下半年继续干。”朱鹏满是笑容。七月中旬采菇刚完,他又从同辉公司拉来菌棒上棚,到目前已上完3万多棒,还在陆续加持,他要赶在9月之前,把租赁的6个大棚上齐,将通过三个多月的生产管理,待到明年一月就可出菇了,一直要采到六七月。

  一眼望去,在道真自治县阳溪镇四坪村青杠湾蘑菇农庄,近百个食用菌大棚分列道路两边,阵阵菇香扑鼻而来,三轮车、农用车穿梭其间,高山上的乡村,好一幅产业兴旺的景象。

  另一边,从阳溪到道真县城的公路上,不时遇见拉着香菇的货运车,往三十多公里远的县城食用菌园区赶。那里是同辉公司的总部,公司通过分拣、打包、装车销往全国各地。就这样,朱鹏的香菇从道真出发,驶上银百高速,车轮滚滚,离开“黔蜀门屏”顺利出“关”,北下重庆,南上贵阳,走进全国各大市场。

  曾经的道真,早有“黔蜀门屏”之说。道真地处贵州最北端,与重庆多地接壤,历来为川黔边区通道,尤以古盐道为甚。翻开历史,据史载称,清光绪二十七年,川黔两地树碑立界,在今天的三桥镇接龙村川黔交界处的石垭上,依然可见一道高 2 米宽 0.8 米厚 0.2 米的石屏上,镶刻着行楷“黔蜀门屏”4 个大字,字长 47 厘米,宽 30 厘米。碑刻虽久经风霜,迄今仍完好无损,成为道真历史的见证。

  然而在今天,这道“门屏”正被新的时代打开。自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乡村振兴开启以来,新时代的道真,势必要“开门出关”。

  走进位于县城玉溪镇的巴渔工业园区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只见各个生产车间一派忙碌。一辆“贵AS9255”牌照的大货车停在公司门口,正在装运从全县各地拉来包装好的鲜香菇,从事物流货运的驾驶员师傅马旭辉和记者说,他将把这批300多筐的香菇产品从道真上兰海高速经遵义到贵阳,大约三四个小时交到货主手里,然后卖到城市各大菜市场,走上千千万万城市人的餐桌。

  旁边工作人员魏远琴拿着的出货清单上,当天上午出货600多筐,30斤一筐,这中间还包括来自阳溪镇四坪村菇农雷昆华和朱鹏的香菇。魏远琴和记者说,香菇这种新鲜农产品储存时间要求短,耽搁不得。她还说,最近一段时间是淡季,销售量小,每年的四五月高峰期时,每天要出货7000多筐。

  机声轻鸣,不绝于耳。工作人员罗红梅领着记者走进菌棒原料生产车间,堆积如山的木屑碎料弥漫清香。来自重庆市垫江县的驾驶员王伟刚下完30多吨的货物,头一天晚上11点到达道真,从重庆南川进入厂区,几百公里的路程他花了7个多小时。就这样,高速通达,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入关”和“出关”,让道真香菇产业“门屏全开”,壮大起来。

  不远处的菌棒生产车间,工人陈友芳和工友们正在忙着菌棒组装,一棒棒圆筒形的菌棒从她眼前的传动带上快速传过。她是来自该县玉溪镇巴渔村的本地人,每天早晨七点半走进工厂,下午五点半下班,按计件算薪酬,每月能挣到5000元左右的工资。在公司各个生产车间,每天有260多名工人在此辛勤地工作着。

  这是一条紧密结合的产业链。走进食用菌菌棒培养室,冷气袭人,凉意十足。明亮的灯光下,偌大的空间里,只见码成如山的菌棒整整齐齐,重重叠叠,淡白如雪。在公司干了多年的技术负责人李进生和记者说,这些菌棒通过高温蒸煮消毒后,进行恒温培养,目前储存的菌棒已有50余万棒,随时可满足全县菇农上棒。

  早在脱贫攻坚期间,招商引资远道河北千里而来入“关”道真的此公司,扎下根来投资兴建厂房,配套建起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科学技术研发中心,专业化从事菌种引进、培育、筛选、制种、推广。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公司在全县各镇乡引导建园区,园区下建农庄,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上连企业、下带菇农的生产合作模式,实行产、供、销运营一体化,并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州、上海、海南等22个省区市设立销售网站,开通食用菌销售专线,架起道真食用菌销售出“关”的“高速路”,赢得政府、企业、菇农“三满意”。

  远非如此。同辉公司侧旁的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道真自治县从广州招商引资的另一家食用菌生产企业。伴随隆隆的机声,一辆红色中国解放牌大货车后,工人们正在装货,开着叉车的工人汪义伟将一箱箱鲜菇从库里拉出来,来来穿梭不停。

  这批18吨的鲜菇将要运往成都双流市场,本地司机程文明和记者说,从厂里出发,经不到3公里的出城公路,沿着银百高速方向,出境道真大磏镇直往渝筑高速,从道线个小时。与贵旺公司打交道三年多来,他每月要跑成都十多趟,哪里上道哪里下道,记得清清楚楚,再熟悉不过了。

  车间里,凉意习习。窗明几净的生产大厅,分拣、包装、搬运,井然有序。白色的鲜菇,工人蓝色的工装,形成鲜明对比。每天,700多男女工人在这里两班倒,他们把道真的鲜菇精心加工后,卖到西南、华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全国各地。

  与同辉公司不同,这是一家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食用菌企业,日产杏鲍菇150多吨。公司副总秦刚介绍,自2016年12月从广州入“关”道真以来,投资配套建设杏鲍菇产品研制中心、质量检验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仓储配送中心等,建有杏鲍菇生产线亿多元。

  龙头企业引领,道真香菇出“关”。而今,以香菇、杏鲍菇、平菇、羊肚菌等品种为主打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道真着力培育的首位产业,一跃而跻身全省前列。据统计,2022年,全县全年完成菌棒生产、投放1.7亿棒,总产量9万多吨, 总产值9亿多元。

  到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园区10个、蘑菇农庄27个、标准大棚2677个,组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85家,全县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农户6000余户10000余人,户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

  “小香菇”撑起“大产业”,引发企业带大户、大户带散户、散户带千家万户的“道真现象”,让成千上万的山区农民走上乡村振兴的大道。这,凝聚着党委政府、茅台集团、上海和珠海东西部协作等多方综合力量的参与和鼎力支持。

  “道真现象”带来的不单单是一个产业的经济效应,更撬动着一个边远县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觉醒:一改过去行政推动逼着干转化为典型引路带动干,实现群众由“不敢种”到“抢着种”、“政府建”到“农户建”、“单打式”到“抱团式”、“不好卖”到“不够卖”、“企业赚”到“多方赢”五大转变,道真食用菌产业呈现裂变式发展的喜人景象。

  “黔蜀门屏”开,大道求真来,道真变了,道真有“道”,不单单是一朵小小的香菇。

上一篇: 企业应树立安全危险分级管控准则

下一篇: 两大半导体设备巨头:中国市场仍将蓬勃发展